<tbody id="re7t7"><pre id="re7t7"></pre></tbody>
    <s id="re7t7"><object id="re7t7"></object></s><th id="re7t7"><kbd id="re7t7"><sup id="re7t7"></sup></kbd></th>
    <button id="re7t7"></button>
    <dd id="re7t7"><pre id="re7t7"></pre></dd>
      弘扬太极文化,揭示太极真谛。同练养生太极,共享健康长寿。

      武侠小说,总是将任督二脉、小周运行描写成江湖大侠的武术神功。其实,疏通任督、小周天运行也是疗疾健身、养生保健的内功基础。虚无子开讲《太极养生之小周天运行》,揭开任督二脉、小周天运行的神秘面纱。请予关注。

      经络知识

      足太阳膀胱经
      1、穴位图:(共67穴,图1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劂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 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缪次缪中缪下缪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意喜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

               1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图2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

      2、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

        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疟窝中。从此向下,出于外踝后, 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图2)

      3、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

      4、常用腧穴:

      睛明BL1

      位置:在目内眦角上0.1寸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内眦动、静脉,深层上方为眼动、静脉本干。分布着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动眼神经和眼神经。

      攒竹BL2

      位置:眉毛之内侧端,当眶上切迹处。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额动、静脉。分布着额神经内侧支。

      天柱BL10

      位置:在斜方肌起部,项后发际内,大筋外廉陷中,哑门穴旁开1.3寸。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枕动、静脉干。分布着枕大神经干。

          

                            图3 足太阳膀胱经总穴位图

      风门BL12

      位置: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着第2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铡支。

      肺俞BL13 背俞穴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着第34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

      心俞BL15 背俞穴

      位置: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着第56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

      肝俞BL18 背俞穴

      位置: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着第910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铡支。

      脾俞BL20 背俞穴

      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着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

      肾俞BL23 背俞穴

      位置: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第2腰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  [附注]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或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

                           

                                4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穴

      次缪 BL32

      位置:在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督脉之间的中点。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为第2骶神经后支通过处

      会阳BL35

      位置:在尾骨两侧,臀大肌起始部,督脉旁0.5寸取穴。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尾神经。

      承扶BL36

      位置:在臀大肌下缘,当臀沟中点取穴。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静脉。分布着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

      膏肓BL43

      位置: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肋间动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分布着第23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

      昆仑BL60 经穴

      位置:在足外踝之后侧凹陷中,当外踝与跟腱之中。

      血管和神经分布: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分布着腓肠神经。

      至阴BL67 井穴

      位置: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局部解剖:有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分布着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
      <tbody id="re7t7"><pre id="re7t7"></pre></tbody>
      <s id="re7t7"><object id="re7t7"></object></s><th id="re7t7"><kbd id="re7t7"><sup id="re7t7"></sup></kbd></th>
      <button id="re7t7"></button>
      <dd id="re7t7"><pre id="re7t7"></pre></dd>